|
这部电影以一个聋哑家庭中唯一一个听力正常的女孩为主角,讲述了女孩的成长故事,从家里与外界沟通的手语翻译员,是家里的依仗到最终离开家庭去往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
看的时候感触还挺深的,一个聋哑家庭,与外界沟通困难。女孩家里以捕鱼为生,但是以捕鱼为生的家庭都受到约束,渔获品被低价收购入不敷出,在女主哥哥一腔热血想自己去卖渔获品的时候,确苦于交流障碍只能指望唯一可以与人交流的妹妹。聋哑人哥哥想加入到渔人小团体,于是在渔人们发出一起喝一杯的邀请时欣然接受,却碍于没有人懂手语自己也听不到他们讲的话只能一个人安静的坐在旁边,在被人侵犯的时候也只能打着手语上前理论,最后只能以一拳结束这段冲突。
聋哑人的难处也不止在于他们自身,身为他们家人的女主,在学校也免不了整天被人嘲笑,除了出海打鱼之后忘记换衣服的一身臭味,学校里的学生经常会嘲笑她的聋哑人家人,要么模仿聋哑人发出的奇怪的声音,要么模仿他们打手语,很难想象女主是怎样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了这么多年。
在女主身上,能看到的更多的是自立。设想一下自己生活在一个聋哑人家庭,但是自己是唯一正常的那个,不止家人,女主自己也感觉得到她的不合群。女主在与家人的交流中也提到,妈妈在她出生的时候希望她是个聋哑人,哥哥觉得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在她出生之后都变了。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女主承担起了与外界交流的重任,去医院的时候帮医生,与鱼贩子沟通的时候提高要价,在家里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被记者采访时担任翻译员的重要职责。每天三点起床跟爸爸和哥哥一起出海(啊我看着都好累)。在学业家庭中连轴转,但是又没办法兼顾。
女主的不可或缺,在女主的天赋被音乐老师发掘之后才终于被爸爸妈妈重视。女孩喜欢唱歌,有自己的梦想,想考上伯克利,而这些,对于听不到声音的聋哑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在女孩因为一次原因没有跟爸爸出海的时候,爸爸和哥哥因为听不到传呼机的声音而被吊销执照。
电影里大多数镜头都是打手语,无声的世界其实很压抑,感触最深的镜头在家人一起去参加女孩学校的合唱表演,家人听不到,只能靠观察别人的表情来看大家的感受,跟着旁边人一起用手打拍子的时候感觉心里憋得很难受。演出结束后爸爸问女孩,你刚刚唱的歌是关于什么的,可以给我唱一遍吗?女孩深情的唱着,爸爸用手摸着女孩的脖子忘我的感受着。爸爸最终还是送女孩去参加了音乐学院的面试。在唱歌的时候女孩一边唱一边用手语翻译给家人,这是女孩很好的归宿。
影片中还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是女孩的音乐老师,这是女孩的伯乐,是女孩命运的转折点,在女孩成长的路上真的给予了特别大的帮助,我不知道老师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是能感觉的到老师在女孩身上看到了期待,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伯乐。
我家楼上的姐姐跟我一级,毕业之后去了聋哑学校实习,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体验,我只知道这是一份很不容易的工作,向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致敬!
2023年1月3日星期二
很多人有美妙的声线,却无话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