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前几年小编的一位 HR 朋友为他们公司招 PR Executive ,筛选简历时注意到这样一份简历,这位新同学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且在一家品牌力更强的公司工作了 2 年多。说实话,这个岗位对她来说有点走下坡路的意思。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的 HR 朋友在面试和背调中多花了许多心眼,就怕遇到"坑"。可问下来的结果却是这位同学工作能力优秀,无任何不良记录。虽然带着一定的疑惑,但还是很快地走完了面试流程,双方愉快地谈完了价钱,接下了 offer 。可万万没想到,入职前的一个礼拜突然被告知对方不来了。我的朋友非常疑惑,明明在面试过程中,那位同学表现得非常希望加入,甚至表示要尽快入职,为何会突然反悔呢?后来在多次询问下才知道,这位同学是因为这家公司所服务的品牌当时的代言人是四字弟弟,在她看来作为品牌的 PR 部门应该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 idol ,来面试这个岗位纯属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追星。可临近入职前,她才知道品牌和她哥哥的合作还有 2 个月就到期了,所以果断选择走人。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职场能听到很多,很多应聘者虽然面试的是同样的岗位,但是应聘的目的却不尽相同,比如就像故事中的为了见到明星而选择了广告或者公关公司,也有人为了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而选择上班时间更加弹性的广告公司,甚至有人为了大厂的食堂而选择了互联网行业。但其实无论是出于什么求职目的,只要应聘者和招聘者的要求互相满足,都是可以配对成功的。面试,作为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是决定是否匹配成功的关键。下方有几点忠告希望各位同学可以从应聘者的视角了解一下彼此的需求,避免踩雷:
1. 准备一段得当的自我介绍
所有的面试都是以“自我介绍”开场的,这个环节既是帮助招聘者了解你的过程,也是打动招聘者的绝佳机会,可以从中看出你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所以提前准备一段得当的自我介绍至关重要。时间大概控制在2-3分钟,内容不要只局限于简历中已有的基本信息上,如果面试的是实习岗位,可以重点讲一下在校期间与职位要求相关度较高的校园经历,如果是面试的是正职,则需要更多的从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总结出自己的优势,以证你有能力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切记!避免“我没有相关经历,但我可以学”的说法,公司是花钱买你的“服务”的,没有人有义务从头开始“教”你,如果真心求职,不论专业是否对口,都一定要想办法先去参与和意向工作相关的实习或社会实践经历。
2. 不要害怕展示自己的缺点
所有的招聘者也都经历了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一步步做到现在可以去面试别人的职位,他们在求职之前肯定也会在各种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寻找前辈们传授的经验,相信招聘者们也基本知晓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所以当招聘者听到所谓的“标准答案”时,比如“巧妙的把缺点讲成优点”的套路答案,就会在面试者的心中对招聘者的真诚度做一些减分。其实真实的讲出自己存在的缺点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基础岗位的专业度要求不会很高,可以让招聘者对你有清晰的认知可以更好的安排合适的岗位或工作给你,甚至对你之后的发展也可以给到一定的建议。真诚,永远都是敲门砖。
3. 提高自己的沟通效率
工作中最宝贵的其实就是“沟通效率”,一次高效的沟通不仅可以让工作顺利开展,也可以增强同事之间的信任度。面试的过程,作为你与招聘者的第一次沟通,其实也是一次沟通效率的考察。本人就遇到过非常让人头痛的应聘者,表达欲非常强,但听半天也没有找到他想要表达的关键信息。所以在面试中的问答过程中,简明有效的问题或回答,是让双方都可以更快获取信息和进行评估的方式。你可以通过提前预设问题,模拟答案和表达练习来达到这个目的。
4. 避免出现“突发情况”
招聘者与应聘者就像相亲一样,是互相选择的过程。招聘者面对的是众多候选人,而应聘者则面对的是众多公司,选择更优秀的人和更优秀的公司是所有人的心之所向,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实,所以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一定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其实招聘者在招聘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收到拒绝的答复,比如面试前收到应聘者收到其他公司 offer 的消息,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应聘者以“突发情况”的理由来拒绝参与面试或者拒绝 offer 。要知道,相关行业的圈层消息都是互通的,没有必要用这种“善意的谎言”来搪塞应聘公司,不然你的风险管控和诚信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影响。
<hr/>心仪的工作跟心仪的对象一样难找,一次难忘的工作经历可能影响着整个职业生涯,而一场成功的面试则是打开众多可能性的大门。如果现在的你正处在实习期的话,那么恭喜你,请好好把握时间,去大胆尝试你想尝试的工作,为之后的方向选择打下基础,这样不管你是为了明星还是为了食堂,都能找到之后工作的更坚定的理由。如果现在的你已经是个正式员工了,那么也恭喜你,已经成功获得了这个行业的认可,请继续努力呀!
感谢阅读,关注我们,离你的理想职业更近一步! |
|